欢迎来到天津医疗器械产业园官网
第二类医疗器械备案办理需要哪些条件?1、经营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的,经营场所使用面积应该符合相应规定;2、经营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管理人、质量机构负责人应当具有国家认可的、与经营产品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经营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还应当有一名以上持有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证书的内审员。第二类医疗器械备案办理申请需要哪些材料?1、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申请表2、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3、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
2021-01-20
(一)具有与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机构或者专职质量管理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应当具有国家认可的相关专业学历或者职称;(二)具有与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相适应的相对独立的经营场所;(三)具有与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相适应的储存条件,包括具有符合医疗器械产品特性要求的储存设施、设备;(四)应当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包括采购、进货验收、仓储保管、出库复核、质量跟踪制度和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等;(五)应当具备与其经营的医疗器械产品相适应的技术培训和售后服务的能..
2021-01-20
什么是第二类医疗器械备案?以前经营二类医疗器械需要取得药监部门的《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新规定颁布以后,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只需要到当地药监部门进行经营备案。第二类医疗器械备案办理需要哪些条件?1、经营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的,经营场所使用面积应该符合相应规定;2、经营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管理人、质量机构负责人应当具有国家认可的、与经营产品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经营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还应当有一名以上持有医疗器械质量管理..
2021-01-20
第二类医疗器械备案办理需要哪些条件?1、经营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的,经营场所使用面积应该符合相应规定;2、经营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管理人、质量机构负责人应当具有国家认可的、与经营产品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经营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还应当有一名以上持有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证书的内审员。第二类医疗器械备案办理申请需要哪些材料?1、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申请表2、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3、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
2021-01-20
(一)具有与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机构或者专职质量管理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应当具有国家认可的相关专业学历或者职称;(二)具有与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相适应的相对独立的经营场所;(三)具有与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相适应的储存条件,包括具有符合医疗器械产品特性要求的储存设施、设备;(四)应当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包括采购、进货验收、仓储保管、出库复核、质量跟踪制度和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等;(五)应当具备与其经营的医疗器械产品相适应的技术培训和售后服务的能..
2021-01-20
医疗器械主要分为三类,可以分为一类医疗器械、二类医疗器械、三类医疗器械等。一类医疗器械——按《产品质量法》,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属于一类医疗器械。比如手术衣、手术帽、口罩、手术垫单、手术洞巾、纱布绷带、弹力绷带、石膏绷带、创口贴、电动抽吸系统、医用空压机、牙模测试仪、银汞调和器、手摇式病床、普通病床、充气防褥疮床垫等都属于一类医疗器械。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机制已取得国际、国内认可,技术成熟,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加以控..
2021-01-20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其目的是:(一)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缓解或者缓解;(二)损伤的诊断、监护、缓解、缓解或者功能补偿;(三)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四)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五)妊娠控制;(六)通过..
2021-01-20
医疗器械主要分为三类,可以分为一类医疗器械、二类医疗器械、三类医疗器械等。一类医疗器械——按《产品质量法》,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属于一类医疗器械。比如手术衣、手术帽、口罩、手术垫单、手术洞巾、纱布绷带、弹力绷带、石膏绷带、创口贴、电动抽吸系统、医用空压机、牙模测试仪、银汞调和器、手摇式病床、普通病床、充气防褥疮床垫等都属于一类医疗器械。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机制已取得国际、国内认可,技术成熟,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加以控..
2021-01-20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其目的是:(一)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缓解或者缓解;(二)损伤的诊断、监护、缓解、缓解或者功能补偿;(三)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四)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五)妊娠控制;(六)通过..
2021-01-20